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这十年——《体育与科学》与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之路

编辑部 体育与科学 2024-02-05

摘要 《体育与科学》杂志是2012年中宣部规划办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一百本之一,今年是“十年回顾”的总结年,按照中宣部国社科规划办的要求,基于共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要求,我们做了《体育与科学》与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之路的研究报告。过去的十年,我们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体育学科;推动体育学方法论研究,注重学术史建设;树立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变被动编辑为主动出版;坚守学术使命,强化体育学学科的独立性;加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打造立体化出版格局。十年办刊中的困境与问题,涉及核心期刊数据库评价合理性、体育学科建设遭遇瓶颈、媒体转型融合路径不明确、国际学术传播途径狭窄。为此,我们提出未来办刊中两个可以努力的方向性措施,第一,加快媒体转型融合;第二,加强中国对外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我们这十年——《体育与科学》与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之路

文 | 程志理,殷伟,闫士展,赵玥

(《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6期)



“我们这十年”是各行各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的十年,我们在写中宣部规划办要的国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十年回顾”中讲到,《体育与科学》杂志“我们这十年”恰好是中国梦的十年。诺贝尔奖之所以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认可,不是因为它最合理、最公正、最权威,而是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基础设施,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全球化的制度。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化制度的捍卫者,这一点,我国在达沃斯论坛表达得很清晰,我国从来没有另起炉灶搞一套制度,而是在坚定地捍卫现有的全球化制度的基础设施,包括联合国、WTO,并通过参与、引领来不断地让这些制度变得更加完善,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大家庭里应有的责任。聆听并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们坚信,中国在长远的时间线上,将会是世界一流的国家,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理念将会成为新时代的号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言简意赅,是习近平总书记近五年来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凝练与升华,也写进了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之中。换言之,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体育在新时期国家建设中的指导性纲要。


1

办刊宗旨的背景


从1978年编印《江苏体育科技资料》算起,杂志已走过了四十四个春秋。1981年,《江苏体育科技》正式出版。1986年,《江苏体育科技》更名为《体育与科学》,在国内首倡体育文化建设,扛起拓荒大旗。

1992年,杂志在首次中文核心期刊评估中被评为体育类核心期刊,之后,入选了国内所有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核心期刊(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核心期刊,SCD来源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体育与科学》从筚路蓝缕,开启方法论革新,到推陈出新,逼近运动真相,几十年来坚守办刊宗旨,带领老中青几代体育科研工作者共传学术薪火,共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尤其是2012年,杂志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十年来,编辑部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学科建设、推进学术创新为出发点,在办刊思路和具体举措上积极探索新的模式。



2

过去的十年,我们做了什么


2.1 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体育学科


2.1.1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编委会与编辑部成员反复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开设了“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专题栏目,两年数期共刊登20篇文章,探讨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有效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落地生根,编辑部还举办以“新时代·新探索: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为主题的学术工作坊,邀请学者就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特色体育改革进行对话,明确新时代体育发展趋向。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编辑部策划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如举办建党百年主题工作坊、开设“建党百年与中国现代体育发展”专题栏目(共刊发11篇文章)、辑录建党百年来中国体育大事记,梳理建党百年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研判中国体育未来走向,为新时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言献策,促进“十四五”期间体育强国建设。


2.1.2 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战略部署,回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等等国家重大体育政策出台,以及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举办之际,编辑部主动约稿,策划专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1.3 彰显体育学术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方面,编辑部策划组稿时,从国情出发,聚焦中国问题,研究表达民族记忆、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比如,2012年第6期刊登的《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我们注重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与阐发,推动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传播形式。

另一方面,我们关注学术前沿,与国际学者对话,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平台。我们组织了与国际体育热点话题接轨的选题,展示中国学者的学术智慧,为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杂志的品牌栏目“学术对话录”也多次刊登与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访谈,为中外学者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强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国际地位。


2.2 推动体育学方法论研究,注重学术史建设


2.2.1 创新体育学研究方法


在过去的70年里,体育学学科始终坚持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与党和人民事业同向共行,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同步共进,在理论创新、范式转换、体系改革中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体育实践的体育学学科发展之路,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经验。随着体育运动实践的发展,体育学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在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与大众健身的实践中如何有效回答问题,是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基准。依据现代“学科”的理论脉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审视,进而结合现实中体育学科建设议题展开分析与探究。

体育科研的基本做法是借用母体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讨论运动实践中的各类现象,比如运动生理学是用生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体育社会学也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阐释,等等,都是这样的一种研究理路。体育学作为研究运动行为的学科并没有能形成自身的方法论体系,这是这是学术实践的客观事实。

体育学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作为应用性研究存在的,借助于相应的母体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运动中的人的相关测试数据,作为对运动行为的判断,这一类的研究,总体上属于相应的学科分支成果。这些相应的分支学科研究成果,对体育学问题的认知,当然是必不可缺的,也就是说体育学的学术实践依赖于这些相应的分支学科成果,但是对体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和解决运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与身体认知的行为叙事,构成互证证据链的论证,才是解决运动行为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

体育学在体认范式的本体论理路引领下,开启了行为学转向,由“生物体育学”向运动行为叙事的“行为体育学”迈进,已有的基于母体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体育学研究成果,作为“支撑性学科”为体育学走向独立学科门类,提供了多元互证证据链结构的学术依据。从体育学方法论研究切入,探求运动行为真相的“方法学路径”。编辑部组织了“体育元理论与方法论——跨学科体育方法学建设”“体认与体育学学科定性”“中国体育史研究方法与方向”“体育教育术科化与学科建设”“体育学学科新图景”等多个学术工作坊,策划“体育文献与研究方法”“体育方法论建设”“体育新学科建设”等多个专题栏目。


2.2.2 以关键词为视野的学术思想史梳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时,说了一句“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把农人常说的“压茬”一词用在这里,真是神来之笔,精彩无比。显然,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有切身感的知青岁月与基层工作中参悟出来的改革方法论。这给了我们巨大启示,在体育学概念与范畴的学术史推进中,我们倡导“关键词阐释学”,先后刊登了多篇论文,诸如《体育强国: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学术思想史叙事》《运动训练的学科观念史进展——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学术叙事》《体育产业: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学术观念史叙事》等。由关键词而形成概念范畴,以此为切入点,建立体育学学科的学术史。

学科的概念、范畴形成的学术史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任何一种学术研究回应现实实践需求,需要对“需求”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形成整体性把握。满足实践需求的针对性决定了学科研究的价值。也就是说,学科的确立和发展是“自在的”,必要的呼吁是“应该的”,关键是要看学科研究的实绩以及创新性的落实。运动行为“真实性”的判断,是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焦点。体育学给出“数据关系”的研究虽有概率性以及概率的普适性,但缺乏的是解决运动实践中需求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体育学学科的概念、范畴形成的学术史,需要凸显“运动行为”研究的真实性,切勿将思维中存在的,当成运动行为现实中也可能存在的。



3

树立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变被动编辑为主动出版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编辑部在办刊过程中挖掘学术资源,打破学科壁垒,不仅关注社会和学术热点问题,还不断探索体育学术研究中的盲点和误区,策划专题栏目并积极约稿,提出标识性学术概念。


3.1 创新学术活动形式,开设学术工作坊


工作坊旨在打造青年学者与专业权威、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交流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39期,线上线下累计参加人数过万。《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主动策划每期工作坊主题,并邀请文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参与研讨,突破体育学封闭的学术圈,把体育学的研究建立在人文学开放平台上予以对话,充分借鉴人的行为研究的各个相应学科的智力资源,形成人的运动行为研究的体育学的学科特性。我们还瞄准前沿问题,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如欧洲体育哲学协会主席BernardAndrieu、《运动通史》作者沃尔夫冈·贝林格等参加学术工作坊的主旨发言,参与交流的国内学者,在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思想,构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编辑部以刊物为依托,以工作坊为媒介,促进体育学术界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流,激活体育学术界的潜在创新能力。


3.2 创新学术表达形式,设立“学术对话录”专栏


我们在办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术刊物的栏目设置以学科、专业来分类,这种分类法的优点在于一目了然,通过目录读者可以快速搜索到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导致文章形式过于单一,问题意识不明确,传统学院式的“八股文”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一批有思想有观点的文章因为栏目设置的局限而无法发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我们进行了创新改革,设立了一批特色栏目,其中,特色最为鲜明的是“学术对话录”。我们邀请了一批专注体育科研的学者,与体育领域以及关心体育的其他领域专家进行对话,《中国百年奥林匹克之梦——徐国琦教授学术对话录》《钟南山院士学术访谈录:体育融入生活的“主动健康”模式探索》等诸多文章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3.3 明确学术研究对象,引导“学科性学术”转向“问题性学术”


我们注意到,体育学术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对其他学科理论、方法借鉴的层面,所取得的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等研究成果,只是母体学科分支领域的运用体现,诸多研究并不是发端于体育运动实践中的问题。为此,我们注重引导体育学术界改变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以知识分类而形成的学科作为研究基点,而是走向问题产生的真实场域,直面运动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比如,2017年第4期,我们在国内体育学术界首次策划了“体育口述史研究专题”,此后还陆续刊出徐寅生《我的乒乓梦》等口述史文本,谋求学术研究的真实性与问题研讨的客观性,也支撑了体育学方法论的建设。



4

坚守学术使命,强化体育学学科的独立性


《体育与科学》在四十余年的办刊经历中,始终致力于体育学的学科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体育文化”的概念,从阐释学的视域对以社会文化形态存在的体育运动做文化阐释学研究,到2010年后从“身体认知”出发做“体认范式”的运动行为叙事研究,杂志从体育学学科定性、方法论建设等多角度优化学科体系。

第一,引领学科建设方向。杂志多次就体育学研究方法展开研讨,厘清体育学研究对象,开启体育学的行为学转向,由研究人体的“生物体育学”向运动叙事的“行为体育学”迈进。

第二,夯实基础学科研究。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是体育学研究的两块基石,《苏炳添东京奥运会突破“常理”的训练学反思——苏炳添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之二》《徐梦桃运动行为志研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实践叙事——徐梦桃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常设的“学校体育”专题栏目等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两个方向着力,加强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推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创新发展。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运动行为,体育学的学术实践离不开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应学科的研究成果。《体育与科学》在多年办刊过程中一直努力推动体育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互通,积极开展各类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以相应的分支学科成果与身体认知的行为叙事,构成互证证据链。“学术对话录”栏目多次与其他学科专家就体育问题对话,或引进其他行业前沿技术,推动体育学研究范式转型。

第四,以创新性研究方法提出标识性学术概念。编辑部认为,人体自身的科学性,远远超过当代的、关于它的科学知识的总体。因此,人体远比关于它的科学知识更“科学”。编辑部于国内首倡“体认”范式,从“身体感”作为人的运动行为研究的学科逻辑基点出发,致力于使体育学从研究人体与生物学交叉的非独立性思维中挣脱出来,回到运动实践中去,直面问题本身,将体育学研究从对象性的认识论拉回人的行为方式的运动本体世界,以文献为基点,改概念性的、抽象性的“学术论证”为“学术叙事”,以此实现体育学的学科系统性和独立性。在此基础上,编辑部建立针对运动行为研究的“运动行为口述史及互证链结构”研究方法,并且用于具体的项目研究,刊发了一系列论文。


5

加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打造立体化出版格局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成为头等大事。过去的几年间,编辑部主要展开以下尝试:与中国知网合作,采用优先出版平台,在纸刊印刷前及时上传电子版,缩短期刊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开设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与期刊相关的活动、消息;学术会议录制视频,经剪辑后上传至腾讯视频;等等。

在媒体转型融合的大潮中,为了“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我们着重内容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依托已发表的学术成果,邀请作者以叙事性的方式书写论文中思想、观点、假设等形成过程的来龙去脉,将一些不便于在纸质刊物上呈现的内容以电子资源的方式推送给读者,有效弥补了纸质期刊的不足。比如,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作者自白”“自白之后”等原创性栏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青年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或代表性成果出发,分析本学科研究中的热点、国内外的研究动向、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学术走势等等学术问题,用叙述和评议相结合的写作方式,为大家提供一份体育学术思想史进程。

第二,摸索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规律,敏锐把握网络热点,结合新媒体娱乐特性的同时不失学术的严肃性,从体育视角提供对热点事件的分析,精准推送原创内容。比如,编辑部原创的《论“体育之效”:2021年高考作文启示录》一文,就抓住了高考语文作文材料中的《体育之研究》,论证了“体育是人的成长方式”,阅读量达到1.5万次。

第三,改变陈旧的工作方式,建立对社会热点话题及时反应的能力,选择适当时机,将纸本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做二次传播。比如,2020年2月,“孙杨事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编辑部立即在微信公众号上将纸刊发表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诉孙杨案解读》一文全文发布,取得了5万多次的阅读量,并被转载17次,腾讯体育、虎扑体育等平台也相继转载了这篇文章。



6

十年中的问题和困境


6.1 核心数据库之争趋于白热化


长期以来,国际和国内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如何科学地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并提出了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总引比、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等一系列评价指标。以期刊论文被引数据为计算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期刊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术期刊跌入“数据陷阱”之惑。

这几年,我们做年终总结,采集中国知网的各种数据,做相关性数据比对与数据分析,完成年度杂志发展分析报告。发现有学术创新的论文,可能因为阅读的理解力与接受度,各种评价数据并不一定理想,起码与论文的学术贡献是不对等的。

我们曾经选取《体育与科学》发表的论文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这三年的被引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作为统计工具,查询论文被引情况,在本刊范围内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论文被引是非常复杂的现象,从不同的数据库获得的统计数据差异也较大。如果以单一指标来对期刊、论文或学者进行评价,需要给定较长的时间范围。而且,我们在梳理被引文献时,发现《体育与科学》被引文献年度跨度较长,论文发表最早的年份是1986年,说明《体育与科学》早年发表的文章在2015年至2017年这个统计时段对总被引频次仍有一定的贡献。由此可见,只见数据不见思想的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于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不可急功近利。

虽然近年来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由于存在各种不足而屡遭诟病,但人们依然相信其数据统计的客观性,因此,它仍然被广泛用于学术期刊评价。在数据评价的裹挟下,能否坚守学术底色成了对学术期刊的最大考验。


6.2 体育学科建设遭遇瓶颈


作为展现学科建设成果的平台与窗口,学术期刊担负着筛选学术成果、鉴别选题及学者、组织学术探讨的任务,在学科建设的推动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我们杂志一直通过设立专题栏目和举办学术工作坊等举措试图引领学术研究方向,但在办刊实践中我们发现体育学科本身还存在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对体育学研究对象认识不清,将“运动中的人”等同于“人体”,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非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体育,论文中只见数据不见人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体育学没有形成自身的研究方法,习惯于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机械平移到体育学的研究中,名为借用实为套用,虽说有一部分应用价值,但并无学科创新价值。三是很多学者热衷于体育政策解读、体育战略制定以及各种规划类文章的写作,对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学者和政府的职能认识不清,本应探讨真理性、真实性、本然性问题的学术论文变成解说教化、礼法的“仪式文”。

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对编辑部的选题策划和组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6.3 媒体转型融合路径不明确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充分有效借助新媒体方式做学术传播,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新媒体的流量效应与学术观点的大众化程度,往往不一定能直接对接。

自从新媒体蓬勃发展以来,人们的阅读意愿得到了提升,但是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选择的盲目性、阅读方式的单一性和阅读内容的庸俗性早已引起学界的担忧。阅读者长期沉浸在快餐式的阅读行为中,尤其是在部分微信公众号刻意“带节奏”的内容编排的影响下,阅读者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采编能力和巨大的优秀内容资源的优势,将传播触角伸向大众,引导大众阅读者深入思考、谨慎判断,是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借重大体育事件做新媒体学术传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有效融合的方法学路径上还是不够清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术论文往往篇幅较长,专业性很强,不易读懂,如果将纸本期刊上的论文原封不动地搬到新媒体上,要求读者们在狭小的手机屏幕上阅读几千乃至上万字的专业论文,实在是强人所难。而如果只是照搬纸本期刊的摘要,甚至仅仅提供目次,读者在手机上无法浏览文章全貌,也无法查询相关信息,传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二是杂志延续传统出版的工作方式,没有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杂志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优秀论文和优秀的学者,但编辑部内部缺乏对优秀内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学者也很难转换为“写手”,推文对热点新闻或重大事件有巨大的依赖性,不借助热点事件,则往往“叫好不叫座”,很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6.4 国际学术传播途径狭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对国际化的浪潮,学术期刊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创办英文刊;二是将中文刊物上的文章翻译成英文,借助中国知网等平台打包销售给国外机构。除此之外,很多学术期刊在论文的呈现格式和写作范式上与国外学术规范接轨,以此作为融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和实现国际传播的路径之一。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也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视为国际化的标准。而国外的学术体系和出版平台体现出明显的英语霸权和西方主导,中文学术期刊如果仅仅满足于“借船出海”,很难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掌握真正的话语权,更无法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十年来,我们杂志一直在尝试“请进来”,为中外学者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但是,从国际传播效果来看,依然存在学术话题的国际关注度不够高、中国本土的知识体系难以在国际上通行等难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乃至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需要探索更多的学术传播路径。


7

下一个十年,我们怎么做


7.1 加快媒体转型融合


传统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不能直接平移到新媒体的经营上,尤其是学术期刊天然带有正统性和严肃性,既要坚持学术的正当性,避免哗众取宠式的新媒体“流量崇拜”,又要适应新媒体快速广泛传播的节奏,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用户群体中专业研究者和大众阅读者的关系。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以垂直传播为主,其用户人群多为纸本期刊的阅读者转化而来。其优点是订阅者数量稳定,阅读者忠诚度较高,对纸刊的认同使得他们可以忍受微信公众号更新频次低、内容严重同质化的现状。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等待读者找上门来的被动做法对提升期刊影响力帮助甚微,更遑论发挥学术期刊的舆论引导、思想传播和文化传承作用。体育与大众生活紧密联系,本应成为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体育学术期刊不妨尝试开阔视野,将用户群体由专业的研究者拓展至大众阅读者,利用体育这一载体,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二是处理好学术期刊严肃性与微信推文娱乐化倾向的关系。在新媒体的各种榜单中,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极少现身,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更是不见踪迹。和其他行业相比,学术期刊的推文往往严谨有余,娱乐性不足。想要完成思想传播的重任,势必要改变原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关注热点事件,每天都要考虑该提供什么样的新内容,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不仅要把握体育圈的新闻要闻,还要尝试从体育学研究者的角度,对热点事件进行解读。必须引起重视的是,不能因为追求阅读量而盲目迎合大众口味,从而陷入过分娱乐化的泥潭,忘记体育学术期刊推动学术进步的本心。微信公众号上线10年,用户群体早已分化,除了“是什么”,人们更关心“为什么”。这对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把握这一契机,对期刊多年积累的庞大的内容资源库进行适合微信传播的再创造,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三是处理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与纸质期刊的关系。对于各类学术期刊来说,纸质期刊是主业,微信公众号是副业,常常是同一批人马在做。编辑的主要精力都在出版纸质期刊上,对微信公众号投入甚少。这也就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纸本期刊的“傀儡”,既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也起不到查漏补缺的效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作用被极大地低估了。微信公众号不是单纯的写作,而是运营,因此,破除纸本期刊的模式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原本的组稿方式已经不适应快速更新的传播现状,应该用互联网思维重新看待已掌握的内容资源,在服务纸本期刊的基础上,将视角扩大到学术服务,延续纸本期刊的服务理念,但不拘泥于纸本期刊已经发表的内容,充分利用纸本期刊积聚的作者队伍,生产更符合互联网传播的内容,比如挖掘已发表论文背后的问题意识和论证逻辑,激发读者思考,从读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不同的阅读场景,有的放矢地提供相关学术服务。


7.2 加强中国对外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与国外出版机构开展学术合作、学习国外学术规范等等做法并没有脱离西方话语体系,“西强我弱”的学术传播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面临国际新形势,学术期刊必须重新思考如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对外学术话语体系。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是丰富对外学术传播内容。“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学术期刊应引领学术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宝藏,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文化竞争力和贡献力的新兴文化形式,展现中国的文化实力。二是在重要议题上积极发声、主动出击,组织学者在国际重大体育事件中提出中国主张,以学术话语提供学理支撑,从学术视角解读中国实践,进而引导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传播中国价值观。

第二,用好国际平台,搭建中国舞台。在翻译中文学术研究成果、向西方学术规范靠拢的同时,我们更应注意到,体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也应保有中国学术文化传统,而不能因为与国际接轨而丧失原有的特色。要想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学术期刊除了“借船出海”“造船出海”,还应该积极建设国际公认的中文学术平台,吸引国外优秀学者了解中国、与中国交流,使中国学术、中国学者掌握真正话语权和主动权。







原文刊于《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6期,如果其他媒体或机构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文献引用格式:

程志理,殷伟,闫士展,赵玥.我们这十年——《体育与科学》与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之路[J].体育与科学,2022,43(06):9-15.




往期回顾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综述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6期

域外经验| 不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及其课程目标内容

新媒体时代居家健身潮与健身品牌的营销策略——基于刘畊宏现象的分析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这十年——《体育与科学》与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之路

编辑部 体育与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